首页 > 常识 >

斯大林模式时间(斯大林在以一敌三的情况下,是如何确立“斯大林模式”的?)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01 09:07:53    

1928年苏联正式废止了新经济政策,逐渐形成了被后人称之为「斯大林模式」的「苏联模式」。

在「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过程中,苏共高层发生了激烈斗争,最终斯大林棋高一招,将苏共元老赶出了权力核心,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由此产生了后来的三大运动: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农业集体化运动和大清洗运动。

在这三项运动中,社会主义工业化是目标,后面两个运动则是配套措施。

苏俄内战时期,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货币,取消市场,国家统一分配供给。

这种带有军事性质的手段,让苏俄迅速形成了控制整个国民经济、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为赢得内战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最终的结果证明,这一政策确实帮助苏维埃俄国顺利拿下了内战胜利。

或许是因为有了胜利光环的加持,战争胜利后苏俄政府继续选择相信这一政策,不光能获得战争胜利还能帮助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然而企业的减产和倒闭,农民切身利益的损失,工人生产积极性的降低,官僚主义的滋生直接导致了苏俄农民起义,直到水兵基地的士兵选择给农民站台跟着农民起义才引起苏俄政府的重视。

苏俄高层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长久之策,凭借这个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无异于痴人说梦。

在这种情况下,列宁拿出了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这项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了余粮征集制,农民只需要按规定缴税,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这就让「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苏俄,找到了一条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

然而,随着列宁的去世,「重工业发烧友」斯大林的上台,导致苏联高层就发展路线问题再次爆发矛盾。

第一波矛盾是在斯大林和托洛茨基之间爆发的。

1924年列宁逝世,苏共内部很快分出了两派:

一派是以斯大林为首的「三驾马车」,包括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

一派是托洛茨基。

斯大林和托洛茨基之间,除了有最高权力的争夺还有关于「建成社会主义」的分歧。

托洛茨基认为,手里的枪不能放下,革命不能停止,必须不停地干,社会主义只能在多国同时出现,以国际的方式实现。

斯大林则认为,社会主义是能够在一个国家实现并建成的,先把苏联建设好,稳住阵脚再图谋大事也不迟。

与其说托洛茨基过于理想主义,倒不如说斯大林更加务实一些。

当时苏联已经是强弩之末,刚刚经历完一次西方资本主义的围剿,再出去搞事肯定是送人头。

最终无论是权力争夺还是路线斗争,自成一派,以一敌三的托洛茨基败了,斯大林完胜。

第二波矛盾是「三驾马车」的分裂,斯大林PK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

斯大林是何许人物,怎么会容忍有人和他并驾齐驱。

所以当托洛茨基被解除权力后,斯大林把枪口指向了曾经的队友。

1925年12月18日,苏共第十次代表大会开幕。

这次大会主要是讨论要不要继续实行列宁留下的新经济政策。

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旗帜鲜明地提出应该立即停止新经济政策,而且要灭掉农村的富农,搞一搞阶级斗争。

同时他们还提出了「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论」:把农村当成苏联工业化进程中的殖民地,把农民当做积累工业化本钱的对象,最大限度的抽调农业资金用于工业建设,加快工业化进程。

这话一出,苏联「农业发烧友」布哈林当场炸毛,站起身来为农民做主,坚决反对剥削农村和农民。

双方争执不下,战成了平手。

这时候斯大林手中的一票就成了胜负手。

我们都知道,斯大林是妥妥的「工业发烧友」,老队友的主张他心里早就点了十万个赞,举双手双脚赞成。

但是为了打倒两个队友,他只能捏着鼻子,含泪支持布哈林。

面对队友的背叛,加米涅夫当场暴走,怒喷斯大林个人专权,背信弃义。

「三驾马车」正式开撕。

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随即组成「反对斯大林派」,还拉来下台的托洛茨基助阵,双方化敌为友,要和斯大林较量较量。

经过两年的艰苦斗争,托洛茨基、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全被斯大林解除了职务并开除出党。


此时,布哈林成了唯一的障碍。

第三波矛盾就此爆发。

布哈林是苏联知名「农业发烧友」,他认为苏联要继续实行新经济政策,先把苏联建设成发达的农业国,再慢慢发展工业。

可在「工业发烧友」斯大林眼里,再发达的农业国也是农业国,摆脱来不了落后挨打的局面,只有加速国家工业化进程,用坦克大炮武装起来才能保住苏联。

布哈林想的是如何发展苏联,斯大林想的是如何保住苏联。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未来战争一触即发,根本没有时间让苏联从发达的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

什么是大局观,这就是。

以上帝视角来看,斯大林以举国之力造就的工业强国都差点被小胡子灭掉,布哈林的发达农业国更是没戏,在小胡子的钢铁洪流面前就是炮灰。

因此斯大林和布哈林之间必是你死我活。

论理论知识,10个斯大林都不是布哈林的对手;

但要说权力斗争,100个布哈林都不是斯大林的对手。

毫无波澜,毫无意外,毫无悬念,斯大林动动手指就灭了布哈林。

斯大林正式成为苏联唯一的话事人,登临权力之巅,举世无敌。

他终于可以实现心中所想,成就自己的「国家工业化梦想」。

当初加米涅夫他们提出的「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论」他毫不犹豫地拿来就用,甚至变本加厉。

这就有了后来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什么是「社会主义原始积累」?

说白了就是像加米涅夫说的那样,把农村当成苏联工业化进程中的殖民地,抢农民的生产资料,剥削他们的剩余劳动价值,牺牲掉农民的利益,用他们的生命充当工业化的原料,为重工业发展提供原始积累。

一边说资本主义多么野蛮血腥,一边干着和资本主义一样的事情。

其实还是有区别的。

区别就在于当年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在海外殖民地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牺牲的是别人,成就的是自己。

苏联则是在国内实行,牺牲的是自己,。

总之,苏联靠这个法子确实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当农业集体化运动进行的热火朝天时,那批被斯大林整下台的苏共元老并没有安心去养老。

他们仍旧利用自己庞大的粉丝基础来给斯大林添堵。

不管是为了自己手中的权力,还是为了全力建设工业化,斯大林必须彻底解决各种隐患。

于是第二个配套措施降临——大清洗运动。

一场浩劫过后,苏联人民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达到顶峰,斯大林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明面到暗处,无敌了。

由此苏联确立了高度中央集权的极端形式——斯大林个人专制。

最后做一下总结,「斯大林模式」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在特殊时期取得了重大成就,把一个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在短短十几年内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艰难取得二战胜利后,又成为了唯一可以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这一政策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然而这项政策从长远来看,弊大于利,直接导致了苏联后来发展的不平衡,社会体制逐渐僵化,成为苏联发展路上的巨大障碍,与日后的解体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