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中国画颜料制作过程(古代绘画的颜料如何制成的?)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31 08:52:41    

色彩对于人类的存在意义是很大的,这个问题要从自身和社会两个方面来考虑。

一方面,斑斓的色彩对于人类的心理有着很好的调节作用,近代科学家在发现之后甚至衍生了一门叫做色彩心理学的科目。经过科学调查,颜色确实能够帮助人们调节心情,穿着不同颜色衣服的人也能给人不同的第一印象,可以说如果没有色彩,我们的生活将无趣很多。

而从社会意义来说,颜色是代表地位的一种象征。虽然大多数情况下现代已经没有这么多的规定了,但是对于古老的中国人来说,他们就比较重视颜色带来的身份和地位,在我国,红、黄、蓝、白、黑这五个颜色不但能够代表五行衍生的八卦,还是最正统的颜色。

还有人说,这五个颜色是来自于中国的五色泥土,根据史料分析这个说法的可能性也很高。

在封建王朝的时候,每个朝代都有其固定的皇家颜色,也有它所推崇的颜色。不过大部分情况下,黄色和紫色都是代表皇家的色彩,是普通人不能使用的。

而无独有偶,在西方也是有相似的习俗。相比之下,颜料虽然也是颜色,但是并没有那么多讲究。

只是我们在欣赏色彩斑斓的古画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好奇:在古代,这些色泽色彩斑斓的颜料到底是怎样调出来的呢?

中国古代颜料的构成

我国的古画就是讲究一个意境,就像是著名画家李衍《竹谱》中所说的那样:“承染”是最紧要处,须分别浅深、翻正(反面叶正面叶),浓淡。

知名画家不愧是知名画家,一句话就讲述出了中国国画的神韵之美。中国古画讲究的是就是一个浓淡结合,而浓与淡这二者所需的颜料不但是不相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

对于很多了解国画的人来说,他们清楚国画的颜料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被称为石料,既有各种矿物质所磨出来的物质,也有金属的粉末;另一种则被称为水料,就是自于各种植物的枝叶中的水分,这二者结合才能够画出“承染”意味更重的作品。

  • 矿石颜料

中国古画讲究的就是一个颜色清淡,所以中国人在选择颜料的时候,也不会选择太过于厚重的颜色,而是会选择颜色突兀的矿石打造自己喜欢的色彩。

首先我们就来说一说中国古代矿物质的颜料。

我国用矿石作画的时间很是久远,来自远古壁画中就存在过染色的痕迹,这说明在历史已经没办法记载的古老时代,我国先民就已经掌握了提炼颜料的特性。

矿石颜料制作的步骤也是不尽相同,首先就是把矿石采集之后粉碎,然后再进行研磨,最后再进行漂洗,制作出来的颜料被称为石色,色值稳定,颜色明亮,覆盖力强,是浓墨重彩的选择,像是我们所说的朱砂,石青,石绿,石黄,胡粉,铅粉,珊瑚玛瑙,银珠等等都属于矿物质的颜料。

大多数的矿石颜料看起来晶莹剔透,色泽亮眼,用在画卷中非常抢眼。天然原料在加热之后颜色会逐渐变暗,古代人在掌握了这个特性之后,就会对颜料进行烧制,制造出颜色深浅不一的颜料。

但是有的矿物质因为也因为材质特殊,在加热的时候会呈现出其他颜色,但在温度降回来的时候,又恢复自己本身的颜色。

还有一些矿物质,因为其中含有剧毒的成分,在烧制的时候就会挥发出来,所以大多数人也不会对其进行提炼。

不同矿石的提炼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中国人就是通过种种复杂的调制方式,让色彩产生出不同的颜色,在中国古画中呈现的不同的色泽变化也让整个画面看起来层次十足。

  • 金属颜料

金属颜料,顾名思义就是金属制成的颜料,大多数都是由纯金或者纯银制成的,颜料价格当然也是非常的昂贵。但是这种金属画出来的颜色,在画中能显示出来最为点睛一笔的的色彩,这也算是物有所值吧。

我国最早使用金属作画的历史已经不可考究,但是到了唐朝的时候,使用金属在屏风或者寺院上作画已经非常常见了,后期有一些画家将其运用在屏风上,这种习俗逐渐蔓延到了四周的国家和地区,我国藏画描金也是由此衍生的。

这种描金方式也影响到了国外,日本有一幅比较出名的名画叫做《海上观月图》,其中的月亮和海面的色泽就是用银色的漆料所描绘的,看起来充满了朦胧而浪漫的美意境。

  • 植物颜料

除了刚刚我们说过的两种颜料,我国主要的颜料来源其实大多数来自于植物中所提取的汁液,因为大多数被榨出的树汁都是液体状,所以又被称为水色

它的颜色看起来比较清淡透明,适合多层晕染,中国古画讲究的层层推进,就是用石色和水色互相勾兑,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层层叠叠,令人心折。

植物衍生的色泽有很多,大部分都是黄色、青色,少数的胭脂色或者红色也是植物中能够提取出来的颜色。

中国古老的颜料原本并不是用于绘画的,而是用于雕塑或者建筑装饰等用途,直到了秦朝和汉朝时期才开始用在绘画上。

我国前段时间终于复原了秦朝的兵马俑,秦俑上所用的多种色彩让我们惊心于古代人的智慧,也说明在秦汉时期,人们就已经掌握了很多颜色好看的颜料。而到了五代十国期间,随着绘画技术的发展,颜料的技术也随之变得成熟,有了其独有的制造方式。

而纸张的发现更是将中国画的颜料推至高峰,也正是因为纸发明的比较早,所以中国的山水画形成了它独有的风韵,也影响了整个亚洲的审美走向。

在我国颜料中曾经出现过一种对于人体有极大伤害的颜料,那就是朱砂,朱砂又被称为中国红,时至今日依旧在被颜料店铺售卖。

因为它的颜色纯正而艳丽,而且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斑驳,正是作画的好选择。但是如今卖朱砂的地方大多会标注不可用皮肤触碰,不可食用的话语。

我们知道,但是很多古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在使用朱砂的时候造成汞中毒,成人厄汞中毒的症状大多数是肌肉无力,而婴儿则会影响语言发育,虽然好看,但是有毒,这就是朱砂的最好描述了。

这种中国红后来也流传到了西方,在西方的画师之间风靡一时,被称为“中国红”。

国外颜料的构成

相对于中国国画的意境朦胧,西方的油画更加注重于事物的本性,最早的时候西方的颜料其实也是都由矿物质研磨而成,然后在绘画的时候使用调和剂进行调和,再缓慢覆盖。

到了在50世纪,荷兰人开创了用亚麻油和核桃油作为调色剂的历史,西方的油画的笔调才开始更加顺畅,并且可以多次进行修改。油画颜料同样也有透色和不透色的区别,也同样有厚重和浅薄之间的区别。

  • 国外颜料的构成

国外的早期的颜料也依旧是由矿质制造的,这一点无论是哪里都一样,制作者将矿物开采出来,根据它们不同的氧化特性暴露在空气中,制成不同的颜料。

由于西方近代化学比较发达,所以化学家们的副产品也就成了油画的颜色之一。许多在实验室出来的“废品”摇身一变成为画家手中的宝贝,这不得不感叹一句世事无常。

  • 国外的剧毒颜料

在当时的西方,对人体危害性比较大的颜料有很多,其中一种就是白铅。白铅是将金属铅与醋混合之后得到的白色,最早是由古希腊人发明的。

据说最早的白铅出现在2500年前,而且是作为化妆品出现的,这导致当年的使用者们大多数会出现铅中毒的模样,身体素质比较差。后来,当大量使用这种颜料的画家大多数也同样显示出来铅中毒的特性,这种物质的危害性才逐渐被人们发现。

铅是可以通过皮肤摄入和呼吸进入人体的物质,所以当时的画家的死亡率是很高的。到了19世纪,这种可怕的颜料才逐渐从画家的颜料盘中消失,换为更加无毒的颜料。

除了铅白还有另外一种颜色叫铅红,同样含有高浓度的铅,古埃及人曾经把这种颜料涂于木乃伊身上进行染色。在中国的壁画中也曾经发现了白铅的痕迹,证明这种颜料当时普遍被用于绘画之中。

结语

无论何时何地,人们对于艺术的狂热永远是不会过时的,而画家对于颜色的追求更是值得他们用自己的命去尝试,即使把自己的生命献祭给缪斯女神也无怨无悔,这种精神是我们现在也需要为之惊叹的。

面对艺术家们所留下的绝世之作,再想一想这些作品产生的时代,即使是如今的我们也会为了这些用自己最大努力为我们留下了色彩斑斓的文明的古人感到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