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8 08:38:26
今天说一说鲫鱼的另外一个习性 ,窝料越多警惕性越高,在一大堆窝料面前能够放松警惕的时间就越长。窝料越少警惕性越小,能够完全放松警惕的时间也越短。
这种习性在过去水下探视设备没有出现或普及之前,是无从知晓的。现在被水下视频反复证实了。既然鱼的这个习性是真实存在的。那我们就必须与时俱进了,不要抱着以前错误的做窝观念,和错误的打窝方法。而要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和手段,多了解和认识鱼的真实习性,有针对性地,科学地从事我们的钓鱼活动。
下面我就按照鲫鱼的这一习性特点,谈谈应该怎样做窝,才能尽快降低鱼的警惕性,让鱼尽快吃到钩饵。避免我们长时间等待,避免浪费宝贵的时间。同时还能增加我们科学钓鱼的乐趣。
先说一个钓鲫鱼做窝的原则:窝子里要始终保持少量的窝料。
这个原则的意思是,窝子里的窝料要少,而且要自始自终地保持着窝子里有少量的窝料。怎么掌握这个分寸呢?其实很简单,如果是搓饵或者拉饵,按一定的频率节奏不断抛竿,钓饵散落以后就是在持续的少量地在补窝。
如果是用蚯蚓红虫做钓饵的话,第一次做窝时,如果是酒大米,只用一小把就足够了,在野钓环境中这一小把酒米,在窝子里往往可以管上两三个小时。因为鲫鱼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旦进窝了,不会很快吃窝料,会在窝子周围转上一阵才会吃窝料,即使把窝料吃干净了,还会在窝子里逗留一个小时左右。所以即使用蚯蚓,红虫做钓饵,首次打了窝,不要在短时间内再补窝。如果使用搓饵或拉饵,就更不需要单独补窝了,不断抛竿,钩饵上散落的饵渣就是在补窝。而且是源源不断地在补窝。效果比单独打一把酒米更好。完全符合上面提到的做窝原则。也就是说,窝子里的窝料要尽量少,但又不能被鱼吃光。实际上,有节奏地抛竿散落的饵渣,是永远也不会被鱼吃干净的,而且窝子里的窝料永远也不会过多,窝子里始终保持着少量的窝料。
窝子里的窝料保持着这样的状态, 鲫鱼就不会像在一大堆窝料面前有那种高度的警惕性。在少量的窝料面前,警惕性本来就不高,如果鱼的数量又越聚越多的话,那警惕性就会更低,一旦抛竿后钩饵落入窝子里,这些鱼往往就会出现抢食的动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上鱼就比较快,钓上来的鱼就会比较多。
钓鲫鱼少打窝,是根据鲫鱼的习性总结和采用的好方法。